什麼樣的人適合推拿治療?

1、長期從事伏案工作者,如辦公室工作者 此類職業需要長期保持某種姿勢進行工作,固定的姿勢使得肩部、頸部、上背部分肌肉長時間處於緊張收縮的狀態,而肌肉內部的血液循環亦保持較慢的速度,隨著時間的積累,血液內的氧氣不足以供應肌肉,使肌肉進入了無氧呼吸的狀態,無氧呼吸所產生的的代謝廢物即為乳酸,可導致肌肉酸痛的症狀。肌肉在無氧呼吸狀態下,伸縮較為困難,彈性相對較弱。彈性變差的肌肉會在進行與之相關的活動時,給人一種“拉扯”的不適感。而彈性變差也會導致局部血液循環的惡化,使乳酸代謝速度變慢,延長不適症狀的持續時間。 2、運動愛好者 跑步愛好者的腿部肌肉使用頻率較高,但如果沒有進行充分的熱身運動和運動後的拉伸,也會導致局部肌肉出現緊張的狀態,因為在劇烈運動過程中,肌肉也會通過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如果運動後沒有進行適當的放鬆拉伸,也會導致腿部肌肉的緊張和僵硬。腿部肌肉彈性變差,亦會減弱其緩衝作用,使力量直接作用於關節及軟骨,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 3、需要久站、久坐者,如教師、銷售業工作者 需要久坐、久站者,其脊柱和周圍相關肌群需要長時間保持緊張狀態。如沒有進行適當的放鬆,則會引起局部肌肉的緊張和彈性變差,脊柱直接受到的力量增加,椎間盤突出的風險亦隨之升高。 現代推拿是一種基於中醫理論、現代解剖學等多學科的一種綜合療法,它通過點穴、按揉、拉伸等方法,拉伸和放鬆患處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經過持續的推拿治療,已經變硬的軟組織也可以恢復柔軟的狀態,可有效緩解肌肉疲勞,預防症狀進一步惡化,發展為不可逆的損傷。   (註冊中醫師楊皓文)

什麼是肩周炎?

肩周炎全稱為肩關節周圍炎(Frozen shoulder),多發於40~50歲以上的人群,故又稱“五十肩”、“凍結肩”、“漏肩風“,其發病女性多於男性,且近幾年來呈上升趨勢。 肩周炎的主要表現是肩關節僵硬和疼痛,有些患者的疼痛會在夜間加劇,有時會影響睡眠。其癥狀和體征通常緩慢出現,然後逐漸加重。 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癥狀會逐漸好轉,通常在 1 到 3 年內康復。 肩周炎在同一側復發的情況並不常見。 但有些人會在另一側肩部復發,通常在五年內復發。 肩周炎在發生后,通常分三個階段緩慢發展: 1、冷凍階段(Freezing stage):肩部的任何活動都會引起疼痛,肩部的活動能力受到限制。 這一階段持續 2 到 9 個月。 2、凍結階段(Frozen stage):在這一階段,疼痛可能會減輕。 但是,肩部會變得更加僵硬。 使用肩部變得更加困難。 此階段持續  4 到 12 個月。 3、解凍階段(Thawing stage):肩部的活動能力開始改善。 這一階段持續 5 到 24 個月。 【病理變化】 肩關節(Shoulder joint)屬球窩關節,其由三塊骨組成:上臂骨(肱骨,Humerus)、肩胛骨(Scapula)和鎖骨(Clavicle)。 上臂骨的頭部與肩胛骨的淺窩相吻合。 外有堅固的結締組織(稱為肩關節囊,Capsule)圍繞著關節。 為了讓肩部更輕鬆地活動,囊內有滑液,可起到潤滑肩關節的作用。 當肩周炎發生時,關節囊因發炎而增厚、變硬,內部滑液亦有所減少,因此肩關節的活動變得較為困難。 【風險因素】 1、年齡和性別40歲及以上的人,尤其是女性,更容易患肩周炎。 2、肩部長期靜止或活動受限者 肩部經常處於靜止狀態的人患肩周炎的風險較高,肩部活動受限可由多種因素造成,包括: (1)肩袖損傷 (2)手臂骨折 (3)中風 (4)肩部術后 3、全身性疾病 部分患有某些疾病的人更容易患肩周炎。 包括: (1)糖尿病 (2)甲狀腺功能亢進 (3)甲狀腺功能不足 […]

什麼是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Plantar fasciitis )是足跟疼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其癥狀主要表現為局部刺痛(多為足跟部),這種疼痛通常發生在久坐、久臥後剛剛起身站立時,經過活動後疼痛可緩解。 【病理變化】 足底筋膜是連接跟骨和腳趾根部的一條組織帶(足底筋膜,Plantar fascia),它支撐著足弓,並在行走時吸收衝擊力。對於部分足底筋膜炎的患者來說,筋膜上所受到的張力、壓力會導致微小撕裂,筋膜反覆拉伸和撕裂會使其受到刺激或發炎。 但仍有許多患者的病因尚不清楚。 【風險因素】 1、年齡 足底筋膜炎最常見於 40 至 60 歲的人群。 2、運動 長跑、跳芭蕾舞和有氧舞蹈等對足跟和附著組織造成較大壓力的運動,可能會導致足底筋膜炎的發生。 3、足部力學 扁平足、高足弓甚至不典型的行走方式都會影響站立時體重的分佈,從而給足底筋膜帶來更大的壓力 4、肥胖 過重的體重會給足底筋膜帶來額外的壓力。 5、經常站立的職業 工廠工人、教師和其他大部分工作時間都在堅硬地面上行走或站立的人患足底筋膜炎的風險會增加。 【併發症】 忽視足底筋膜炎會導致慢性足跟疼痛,從而妨礙正常活動。 為了避免足底筋膜炎疼痛,很可能會導致走路方式的改變,進而引發足部、膝部、髖部或背部出現問題。  

什麼是頸椎病?

頸椎病,是一類發生在頸椎及其周圍組織的退行性疾病。 所謂“退行性疾病”,是指組織或器官的功能或結構逐步惡化的疾病,其發生發展受到人體老化、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 換句話說,頸椎在老化或過度磨損后,可導致頸椎間盤脫出、骨質增生、韌帶肥厚,進而壓迫局部神經、血管甚至脊髓,出現頸背痛,上肢麻木,頭暈,噁心,行走困難等綜合癥狀。 頸椎病的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老年人及辦公室人員、會計、駕駛員職業人群高發 根據梅奧診所的統計顯示,超過85%的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受到頸椎病的煩擾; 而近年關於頸椎病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辦公室人員、會計、駕駛員職業人群的頸椎病發病率明顯高於其他職業,其中,一項歷時1年的臨床報導顯示,辦公室人員頸椎病的發病率可達49%。 因此,老年人群體和頸椎病高發職業人群應特別注意頸椎的健康。 發病隱匿,病程較長 大部分患者在出現頸椎關節紊亂的初期並無明顯癥狀,僅僅是感覺到頸部易疲勞,耐力較過去降低; 或在常規體檢時意外發現頸椎生理曲度變化。 上述情況出現時,已經需要引起足夠重視,因為關節盤的損傷是不可逆的過程,一旦病情加重,關節嚴重失穩,形成周圍組織的壓迫,其治療成本的增加是難以估計的。 癥狀複雜 頸部含有豐富的血管及神經,當頸椎病造成不同的組織受到壓迫,可產生不同的癥狀: (1)頸型頸椎病:患者以頸部酸、痛、脹及不適感為主。 頸型頸椎病的主要癥狀就是出現頸部的不適,頸部發脹、發酸、發痛,總感覺頸部托不住他的頭,總覺得頭比較重,脖子沒勁。 (2)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頸椎神經支配的區域有較典型的麻木、疼痛等癥狀。 神經根型頸椎病,這是臨床最常見的,它的主要癥狀是出現上肢的癥狀,也就是說,神經根受壓了,那麼神經根所支配的區域出現感覺上的障礙、運動上的障礙,也出現疼、脹、手指頭髮麻,有時上肢像觸電那種感覺。 (3)脊髓型頸椎病:患者以脊髓受壓而引起的四肢運動和感覺障礙為主。 脊髓型頸椎病是比較嚴重的一型,也是預後不好,對身體危害最大的一種。 它的主要癥狀是出現下肢或上肢的癥狀,上肢出現肌肉的萎縮、沒有力量、拿著東西突然就掉了,拿不住,感覺上肢沒勁,但多數病人出現的是下肢的癥狀,突然感覺走路踩不實,如同踩棉花的感覺,有時腿發沉,腳總抬不起來,感覺腿就好像灌了鉛一樣似的。 (4)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以椎動脈供血不全及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受刺激為主。 椎動脈型頸椎病是因為椎動脈受壓、刺激造成的腦供血方面的問題,它的癥狀主要以眩暈為主,頭暈,有時有頭痛,頭暈厲害的,還可以出現噁心,另外視力方面,有時有的病人也出現視物不清,有時看東西總有雙影。 (5)交感型頸椎病:患者以交感神經興奮或交感神經抑制引起的癥狀為主。 交感型的頸椎病,若表現在頭部,可以出現頭痛、偏頭痛、長期的偏頭痛、頑固的偏頭痛,其它治療方法都沒有效果; 另外表現在心血管方面,它心電圖可能是正常的,但是病人總是感覺到心慌、氣短,還有的病人可引起頸型高血壓,由於交感神經的興奮,血壓突然升高了; 有的病人還出現交感神經抑制,它的表現正好和剛才說的癥狀相反,可能突然心動過緩,血壓下降,另外還可以出現一些眼部的癥狀,比如眼部發幹,視東西不清楚等,我們都歸到交感型頸椎病範圍之內。 (6)食道壓迫型頸椎病:患者以食道吞咽困難為主要癥狀。 食道型頸椎病主要表現在在它的吞咽困難,我們吃東西的時候,食物經過咽部總感覺不適,很困難往下咽,開始時表現在硬質的食物,以後發展嚴重了,對軟質的食物或流質食物都有這種感覺。 (7)混合型頸椎病:患者具有前述兩種以上的癥狀。 混合型頸椎病也就是說在前六型的基礎上,它的癥狀超過兩型,比如說它有神經根型癥狀,又有椎動脈型的癥狀,兩型以上,我們把它歸為叫混合型頸椎病,這個在臨床上也是最多見的。 根據對自身癥狀的認知,人們可判斷自己是否已經患有頸椎病以及患病的類型,但明確診斷還需前往醫院,結合頸部影像學(X-RAY、CT SCAN)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