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瘡驗案一則

暗瘡驗案 鄭女士, 31 歲, 2018年6月4日,初診 主訴:面部痤瘡3年。 現病史:患者面部痤瘡,主要局限在額頭及下頜部。膿皰樣痤瘡,有濃性分泌物,遍佈兩側面頰下部及下頜部,呈暗紅色,平素口乾、胃納可,喜食高能量及辛辣食物,大便每日1次,成型,難排,月經週期28-30天,經期7天,血量正常,顏色鮮紅,少量血塊,睡眠可,喜熬夜。 辯證:上焦濕熱 治則:疏風清熱、利濕解毒 治療:中藥內服配合局部針刺;并控制辛辣及高能量食物的攝入,忌甜品,忌熬夜。 方劑: 荊芥20 防風20 薄荷10 甘草10 枳實15 桔梗20 白芷20 川芎15 黃連10 黃芩20 黃柏10 梔子15 連翹20 15劑 分三周服完,每週5劑。   針刺取穴:合谷、曲池、大椎、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太沖 配合局部針刺   復診:三週后患者面部痤瘡好轉9成,個別散在分佈在下頜部,無膿皰,局部無滲出,胃納可,大便每日1次,成型,睡眠可。 守方5劑。囑三月后複診。   【按語】 本案患者體質結合暗瘡特點屬於典型濕熱型暗瘡,給與疏風清熱,利濕解毒中藥配合針灸局部活血化瘀,效果顯著。

中醫如何治療痤瘡

  痤瘡是臨床高發病,青年人多見。但近年來,更年期女性的痤瘡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中醫治療痤瘡有不同的著眼點,因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痤瘡的臨床表現也多種多樣,很難用單一的證型概括。 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痤瘡類型有以下幾種: 肺經風熱型:痤瘡色鮮紅,伴有癢痛,多見於顏面及胸背部,舌紅苔薄黃,脈浮數。臨床常用清肺熱的中藥如黃芩、桑白皮、連翹、枇杷葉等治療。 濕熱蘊結型:痤瘡多呈膿皰狀,有濃性分泌物,伴有紅腫熱痛,此類患者熱衷魚、肉、奶等高能量食品,大便多黏滯不爽,舌紅苔黃厚,脈滑數。臨床常用清脾胃濕熱的中藥如黃連、薏苡仁、大黃、茵陳等。 沖任失調型:痤瘡以粉刺、丘疹為主,色暗或有結節,患者以更年期女性多見,伴煩躁易怒,月經先後不定期,痤瘡常經前加重。舌質暗或有瘀點,苔黃,脈弦細。臨床常用疏肝解鬱的中藥如柴胡、白芍、枳實、丹皮、梔子等。 臨床上也會根據皮損的形態進行辨證論治,尋常型痤瘡常常採用清肺法;膿皰樣痤瘡用清熱解毒法;結節型痤瘡採用清熱活血法;瘢痕樣痤瘡採用活血化瘀之法。 痤瘡患者需要重視調護,一忌熬夜;二忌濫用化妝品;三忌擠壓;四忌食用辛辣、海鮮、牛羊肉、老火湯;五忌進食過量。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