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長新冠咳嗽

長新冠咳嗽驗案分享

感染新冠病毒轉陰後,有些患者會遺留長時間的咳嗽,這是長新冠的主要症狀之一,多數患者伴有少量痰黏在喉嚨難以咳出,有些患者伴有極度疲勞、氣短、氣促,有哮喘病史的患者通常因為長期的咳嗽不愈引發哮喘。 中醫治療此類疾病通常根據患者的體質類型給與培土生金法、潤肺止咳法、溫肺化飲法、和解少陽法、健脾化痰法治療,通常一周到兩周可愈。 下面列舉一則驗案 患者A, 女性, 45歲,一月前感染新冠病毒,咽痛起病,伴有發燒、鼻塞、流鼻水、輕度疲勞, 看西醫給與對症藥物口服5天后無咽痛,無發燒,無鼻水,遺留咳嗽,少量痰黏在喉嚨難以咳出,咽部敏感,說話即咳,夜晚咳嗽劇烈,咳醒后難以再睡,胃納可,口乾,喜飲水,大便每日一次,成型, 睡眠質量略差,容易咳醒,無明顯疲勞感, 看西醫診斷為支氣管炎,給與化痰止咳對症藥物口服一周,未見好轉。於是來門診求中醫治療。 患者平素健康,無明顯怕冷,無自汗及盜汗,無食物藥物過敏史,月經週期5-7/28-30,經量、經色都正常。 舌紅苔白略厚, 脈弦細。 診斷思路:根據中醫六經辯證,患者現無太陽表證,無三陰證,根據咳嗽、口乾、喜飲、脈弦細辯證為少陽陽明合病。 診斷:少陽陽明合病 處方:小柴胡湯加減 方藥:柴胡 黃芩 半夏 生薑 大棗 黨參 炙甘草 石膏 蘆根 用法:5劑中藥顆粒滾水沖服,每日2包,早晚餐後半小時飽腹飲。 忌口:海鮮、酒、辛辣、凍品。 隨訪:患者5劑中藥飲完后咳嗽好轉9成,僅遺留偶爾咳嗽症狀,無痰,重配5劑后痊愈。    

十種常見長新冠症狀的中醫調理

隨著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的再次增加,有長新冠症狀的患者越來越多,下面簡要介紹10種常見長新冠症狀的中醫食療方案和常用保健穴位。 方案中的每種食療方案可以用三碗水浸泡中藥半小時后小火煎煮半小時剩餘一碗,待常溫后飲用,每日一次,餐後半小時服用。 方案中的穴位處方,可以採用穴位按摩的形式,用點揉的方法每穴按摩15分鐘,每日1次,直至症狀消失。 1.咳嗽 方案:宣肺止咳 中藥:枳殼10g、苦杏仁10g、桔梗10g、麥冬10g 穴位:列缺、尺澤 2.咽干 方案:情利咽喉 中藥:桔梗15g、牛蒡子10g、麥冬10g 穴位:列缺、照海 3.鼻塞 方案:宣通鼻窍 中藥:辛夷10g、白芷10g、薄荷3g、葛根20g 穴位:迎香、四白 4.疲勞 方案:補中益氣 中藥:黄芪15g、黨參10g、淮山15g、生薑2片、大棗2枚。 穴位:气海、關元 5.心悸/心慌 方案:寬胸理氣 中藥:丹参15g、瓜蒌15g、橘皮10g、枳殼10g 穴位:心俞、厥陰俞、內關 6.自汗 方案:固表止汗 中藥:黄芪15g、炒白朮10g、防風10g 穴位:氣海、關元 7.納差(食慾不振) 方案:健脾益气 中藥:生薑4片、焦山楂15g、大棗2枚、黨參10g 穴位选用:足三里、脾俞、胃俞 8.便秘 方案:润肠通便 中藥:火麻仁30g、麥冬10g、生地黃10g、玄參10g 穴位选用:天樞、上巨虛、下巨虛 9.失眠 方案:养心安神 中藥:熟地黃15g、炒酸枣仁15g、百合15g 穴位选用:内关、神門 10.焦虑 方案:疏肝解郁 中藥:柴胡10g、白芍10g、枳殼10g、炙甘草10g。 穴位选用:神庭、太冲

长新冠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及相关检查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疑似或确诊SARS-CoV-2感染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出现,持续至少2个月,并且无法由其他诊断解释的症状,称为“新冠后长期症状”(long COVID-19),以下简称“长新冠”。 长新冠的呼吸系统常见症状 与长新冠相关的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和胸痛或胸闷氣短。长新冠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发生率的调查评估也因患者是否需要住院和随访时间而异。荟萃分析显示:32%的长新冠患者可能受呼吸困难影响。在因COVID-19住院的患者中呼吸困难更常见,例如,在出院后新冠患者的队列研究中,51%的患者在出院后12个月存在呼吸困难。 另一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显示,在COVID-19发病或入院后30天,咳嗽发生率约为18.6%,90天时下降至8.6%。而COVID-19患病后30天胸痛的发生率为6.6%,90天时增加到9.4%。而COVID-19住院患者的咳嗽发生率在30天(25.6% vs 13.9%)和90天(10.4% vs 6.7%)高于非住院患者。相比之下,住院患者胸痛的发生率在30天(1.1% vs 10.9%)和90天(7.7% vs 14.9%)低于非住院患者。这表明咳嗽的发生率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而胸痛的发生率却不一定降低。 长新冠的肺部损伤 多项针对COVID-19患者的研究报道了其肺功能测试或胸部成像异常。在针对COVID-19住院患者(随访期大于入院后2个月或大于出院后1个月)的16项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中,肺功能异常患者约为20%,常见异常是肺弥散功能损害,其次是限制性通气缺陷。对幸存的危重症患者来说,长新冠的肺部损伤更值得关注。间质性肺炎是COVID-19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疾病为轻度至中度,但其进展为严重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率为5%-10%,而肺纤维化也是其重要后遗症。 长新冠呼吸系统症状相关检查 长新冠患者应考虑根据临床病史进行检查。出现呼吸系统症状的患者需考虑进行血液检查[例如,全血细胞计数、D-二聚体、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B型脑钠肽(BN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肾功能和肝功能的检查]、6分钟步行试验或1分钟坐立试验和胸部X线检查。一般胸部X线检查并不一定能排除潜在的肺部疾病。 根据患者情况,需进一步评估时应酌情考虑进行肺功能检测、心脏检查和进一步的HRCT扫描或 CT 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在某些情况下,CTPA可能低估了长新冠患者的肺血管表现(如肺部小血管血栓的形成),因此,可考虑使用通气-灌注显像(VQ)和VQ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筛查持续的肺部并发症。此外,影像学或生理学测试所识别的肺部异常有时可能不能完全用长新冠来解释,需评估其他可能引起呼吸系统症状的原因。 (轉載)  

長新冠咳嗽的中醫治療優勢

整體觀念和辯證論治一直是中醫治療疾病的獨特優勢。中醫治療長新冠后咳嗽也通常採用個體化治療方案,根據患者體質的不同所表現出來的不同咳嗽咳痰症狀給與相應的治療方案。 第一階段患者在剛剛感染新冠病毒後通常第3-4日後出現咳嗽症狀,此時的咳嗽通常表現為以下幾種類型: 風寒咳嗽 症狀:咳嗽聲重,畏寒發熱,咳痰稀薄色白,鼻塞,流清涕,頭痛,舌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治法:疏風散寒,宣肺止咳。 方藥:三拗湯合止嗽散加減或葛根湯 組成:麻黃、杏仁、紫菀、百部、桔梗、白前、前胡、紫蘇葉、荊芥、陳皮、生甘草。 風熱咳嗽 症狀:咳嗽頻劇,咽痛咽幹,咯痰不爽,痰黏或稠黃,鼻流黃涕,舌質紅,舌苔薄黃,脈浮數或浮滑。 治法:疏風清熱,宣肺止咳。 方藥:桑菊飲加減:桑葉、菊花、杏仁、銀花、連翹、薄荷、桔梗、蘆根、生甘草。 痰熱壅肺 症狀:咳嗽,痰色黃稠而難排出,胸悶,口幹,口苦,小便黃,大便幹,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肅肺,豁痰止咳。 方藥:清金化痰湯加減 桑白皮、黃芩、梔子、知母、橘紅、桔梗、瓜蔞仁、麥冬、浙貝母、生甘草、茯苓、魚腥草。 第二階段 患者轉陰後仍遺留咳嗽,此時的咳嗽多表現為一下幾種類型: 風邪犯肺 症見咳嗽陣作,咳伴咽癢,乾咳或少痰,咯痰不暢,常因冷熱空氣、特殊氣味誘發,身無明顯寒熱,舌淡紅,苔薄白,脈弦或滑。 治法:疏風宣肺,止咳化痰。 方藥:止嗽散加減 紫菀,百部,桔梗,白前,荊芥,陳皮,生甘草,防風,枇杷葉15g。 肺陰不足 症見乾咳,痰少黏白,或聲音逐漸嘶啞,口幹咽燥,起病緩慢,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養陰清熱,潤肺止咳。 方藥:沙參麥冬湯加減 沙參,麥門冬,玉竹,天花粉,桑葉,生甘草,川貝末,北杏仁。 肺脾氣虛 症見咳嗽,有痰,白色,偏稀薄, 胃納一般,疲勞,自汗,氣短,舌淡紅苔薄, 脈弱。 治法:補肺益氣,健脾化痰 方藥:升陽益胃湯加減 黃耆、半夏、人參、炙甘草、獨活、防風、白芍、羌活、橘紅、茯苓、柴胡、澤瀉、白朮、黃連、生薑、大棗 外寒內飲 症見咳嗽,夜晚嚴重,咳痰水樣帶泡,痰量較多,疲勞,怕冷, 胃納一般,大便偏軟,舌淡紅苔薄白水滑,脈滑弱。 治法:溫肺化飲 方藥:小青龍湯加減 細辛 半夏 炙甘草 五味子 乾薑 麻黃 桂枝 白芍 半夏 麥冬

為什麼感染新冠病毒后會長期咳嗽?

感染新冠病毒后,很多患者會出現長新冠症狀,其中以慢性咳嗽、咳痰、咽部異物感最為常見。据调查,约三分之一的新冠感染人群會出现上述症狀,其中部分患者的咳嗽甚至會转為亚急性或慢性阶段,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為什麼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咳嗽會如此持久? 這是因為新冠病毒感染會累及支气管、小气道和肺泡,從而导致肺细小血管炎、间质纤维化等,出现了比普通支气管-肺炎更持久的肺部感染症状,因而導致咳嗽(大部分人以干咳为主)、胸悶、氣短、乏力等症狀比普通病毒感染導致的肺部感染症狀更長。 臨床表現及治療 以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黏液痰為主,常被冷空气、刺激性食物或味道等诱发。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胸部体检多无异常。當合并气管、支气管炎症時可出现双肺呼吸音粗,甚至可闻及湿性或干性啰音。亚急性与慢性阶段胸部体检通常无异常,若闻及肺部湿啰音应注意合并细菌性肺部感染的可能。 現代醫學治療長新冠咳嗽通常給與對症治療藥物,如止咳化痰藥,消炎止痛藥,合病細菌感染時給與抗生素治療。 中醫診斷及治療 中醫治療長新冠后咳嗽有獨特優勢,治療時採用個體化治療方案,根據患者體質的不同所表現出來的不同咳嗽咳痰的症狀給與相應的中藥治療。 比如虛寒性體質的患者在此階段通常表現為咳嗽、痰多清稀、色白有泡,通常夜間重;痰熱型體質的患者容易表現為咳嗽,黃色痰,結塊;陰虛型體質的人表現為乾咳無痰,少量痰黏在喉嚨難以咳出等。根據不同的症狀特點中藥治療分別未溫肺化飲、清肺化痰、滋陰清熱、潤燥止咳、培土生金等不同的治療手段。臨床收到滿意療效。 若久咳不止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需考虑其他因素引发的咳嗽,如:早期心功能不全或病毒性心肌炎、原有的心肺基础疾病加重、肺部占位病变。  

新冠感染恢复期常用汤水

新冠感染恢复期常用汤水    人參雞湯 適應癥:新冠病毒感染后恢復期人群,以極度疲勞、怕冷、失眠為主癥。 配料:本地雞或者三黃雞一只 輔料:紅參10克(或者黨參10克加西洋參10克)、枸杞子5克、生薑4片(一元硬幣大小)、大蒜一頭、大蔥半條、牛大力20克、料酒一勺、海帶10克。 做法:砂鍋煮水燒開后放入雞及其他配料,煲湯1小時,喝湯食雞。     沙參玉竹雪梨雪耳湯水 適應症:新冠病毒感染後恢復期人群,以口乾、偶有乾咳、少量黃痰為主癥。(糖尿病人不放冰糖) 配料:沙參10克、玉竹10克、雪梨兩個、水發雪耳50可,杏仁10克、紅棗5枚、冰糖20克。 做法:砂鍋中煮水燒開后,放入切塊的雪梨(帶皮)及其他配料;加蓋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30分鐘;常溫服用。     百合蓮子淮山粥 適應症:新冠病毒感染后恢復期人群,以氣短、頭暈、食欲不振、大便爛、失眠為主癥。 配料:新鮮百合15克、蓮子 10克、新鮮淮山100克、炒薏苡仁 15克、桂圓肉2枚、紅棗2枚。 做法:大米浸泡30分鐘;砂鍋內放入所有食材,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后,轉小火煮40分鐘,出鍋溫服。  

新冠感染後遺症咳痰的食療方案

咳痰是新冠肺炎常見的后遗症。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咳痰的原因最常見包括肺脾气虚和餘熱未清等。 虽然咳痰的证候分型较为复杂,但究其根源,病位在脾。因为脾主管体内水液的运化,当脾运化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司,就会产生病理产物——痰。因此亦有“脾為生痰之源”的說法。 肺脾氣虛引起的咳痰,痰液通常為白色、質地較稀,有時可以見到白色泡沫。今天為大家分享一個湯水,可用於緩解肺脾氣虛所導致的咳痰: 應用指征: 曾感染過新冠肺炎,現已轉陰 持續咳嗽咳痰超過一周 痰液色白、質地較稀薄、或有白色泡沫 配方1: 陳皮5-10g、黨參10g、乾薑5g、五味子3g、山药5-10g 、茯苓5-10g。 服用方法:水煎服。 配方2: 紫蘇子、萊菔子、白芥子各取等量,每次服用3-5g。  

新冠感染後遺症咳嗽的食療方案

近期有許多新冠確診患者,轉為陰性後,仍有咳嗽的症狀,有的甚至可持續數月之久。 慢性咳嗽是感染新冠肺炎的常見後遺症之一,WHO出版的《COVID-19相關疾病的自我管理》第二版指出:“新冠感染可導致長期的健康問題和症狀…在某些情況下,這些症狀可能會持續12周以上,現被稱為新冠感染後遺症或長期新冠。”也就是說,咳嗽的症狀通常會維持較長一段時間,甚至在病毒量在體內已經較少的情況下,仍會持續。 對於所謂的“長期新冠”,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是由於感染熱病後,肺陰虧損或肺氣不足,肺的宣發肅降功能失調,引起了慢性咳嗽。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個湯水,可用以緩解感染新冠後的慢性咳嗽: 應用指征: 曾感染過新冠肺炎,現已轉陰 持續咳嗽超過1周 材料: 沙參10g 百合15g 陳皮10g 杏仁5g 紫蘇葉5g 茯苓10g 生薑2片 做法: 上述藥物加水500mL,先用武火煮沸,再文火慢煮30分鐘。取湯汁飲用即可。  

香港註冊中醫學會針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舉辦網上義診(內附鏈接)

香港註冊中醫學會針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舉辦網上義診活動(內附鏈接) 疫情日漸嚴峻,醫院床位緊缺,大量確診患者無法得到及時處理,因病情遷延,輕症患者轉為重症的情況亦有出現。 為了緩解醫療壓力,幫助新冠肺炎已經確診但無法得到及時醫治的患者。香港註冊中醫學會將於2月28-3月11舉行網上義診,詳情如下: 對象:居家新冠初陽、輕症患者 義診日期:2月28日-3月11日(星期一至星期五) 診症時長:每位患者15分鐘以內 義診方式:以Zoom視像形式遙距看診 合作單位:民建聯 贊助商:農本方   屆時,本診所將作為香港註冊中醫學會中的一員參與網上義診。 朱冬梅博士的網上義診時間: 3月2日1:00 pm —— 5:00 pm   預約地址: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csUV8oj654TwISfwn6plvpTPKFXpFFfDK5IEAddwc9LuJNKQ/viewform?vc=0&c=0&w=1&flr=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