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瘡驗案一則
暗瘡驗案 鄭女士, 31 歲, 2018年6月4日,初診 主訴:面部痤瘡3年。 現病史:患者面部痤瘡,主要局限在額頭及下頜部。膿皰樣痤瘡,有濃性分泌物,遍佈兩側面頰下部及下頜部,呈暗紅色,平素口乾、胃納可,喜食高能量及辛辣食物,大便每日1次,成型,難排,月經週期28-30天,經期7天,血量正常,顏色鮮紅,少量血塊,睡眠可,喜熬夜。 辯證:上焦濕熱 治則:疏風清熱、利濕解毒 治療:中藥內服配合局部針刺;并控制辛辣及高能量食物的攝入,忌甜品,忌熬夜。 方劑: 荊芥20 防風20 薄荷10 甘草10 枳實15 桔梗20 白芷20 川芎15 黃連10 黃芩20 黃柏10 梔子15 連翹20 15劑 分三周服完,每週5劑。 針刺取穴:合谷、曲池、大椎、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太沖 配合局部針刺 復診:三週后患者面部痤瘡好轉9成,個別散在分佈在下頜部,無膿皰,局部無滲出,胃納可,大便每日1次,成型,睡眠可。 守方5劑。囑三月后複診。 【按語】 本案患者體質結合暗瘡特點屬於典型濕熱型暗瘡,給與疏風清熱,利濕解毒中藥配合針灸局部活血化瘀,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