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綜合征驗案一則

更年期綜合征驗案

陳女士, 女, 51歲, 2018年3月16日初診

主訴:潮熱盜汗3個月。

現病史:患者述近3個月,不明原因突然間發熱,之後汗出,每天發作十余次,尤其晨起出汗明顯,以頭頸部及胸口居多,常濕透上衣。平素胃納一般,大便偏干,睡眠差,入睡困難,5-6小時,易醒,心煩易怒,焦慮緊張,口乾,無口苦,疲勞感較重,不耐壓力,面部黃褐斑,常出現心悸,眼圈黑,既往怕冷,近幾個月怕熱,常常忽冷忽熱,絕經半年。既往月經規律。BP:132/85mmHg P:72次/分

舌暗紅苔少 舌體瘦小 脈弦細

既往史:高血壓 系統服藥,血壓控制平穩。

辯證:氣滯血瘀

治則:行氣活血

治療方案:中藥內服配合針灸

方劑:

牛膝10g     炒枳殼10g    生地黃10g    桃仁10g

紅花10g     炙甘草6g      赤芍10g         柴胡10g

川芎10g     桔梗10g

7劑中藥 每日兩次  早晚餐後半小時服用。

針刺:

頭針(情感區) 百會  內關  神門

足三里   太沖   太溪    三陰交

血海   陽陵泉   陰陵泉

治療方法:平補平瀉,留針30分鐘。

2018年3月23日

複診:患者潮熱發作次數減少至每天5-6次,晨起仍有汗出,但程度明顯減輕,無濕透衣服。大便轉佳,睡眠明顯改善,心煩氣躁好轉,眼圈仍黑,偶有心悸。怕冷怕熱症狀好轉。

治療方案:

上方加煅龍骨30、煅牡蠣30,守方再服10劑。

針刺方案同前。兩周后複診。

3診:潮熱盜汗等諸證痊愈。當有壓力、情緒波動或生活不規律時偶有潮熱盜汗,程度輕。後續身體調理每2-3個月治療一次,包括中藥和針刺,調理至今,諸證平穩,現身體狀態佳。

Picture of 朱冬梅博士

朱冬梅博士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助理教授及碩士生導師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
中國針灸學會針法灸法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針灸學會理事
廣州中醫藥大學特聘副教授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學士, 碩士, 博士
朱博士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二十餘年,發表專業學術論文二十餘篇,
曾主持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一項,《中醫特色療法活用全典》副主編

(中環中醫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