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抗疫知多少
香港目前正面臨第五波疫情的爆發,面對疫情,普通人除了勤洗手、戴口罩、少外出之餘,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預防病毒感染呢?中醫認為,中藥可以通過增強人體免疫力的方式,降低病毒感染的可能性,但是中醫講求辯證論治,若人的體質不同,那麼服用的方劑也應該有所區別。普通人應該如何辨別自己的體質呢?註冊中醫師朱冬梅博士為大家帶來了以下幾種常見的體質辨識方法及對應的增強體質用方,可供參考:
1.熱性體質
表現:
容易口乾口渴、平時口氣較重、經常便秘、面部容易生瘡、感冒后容易咽痛、怕熱、精力充沛。
推薦方劑:
金銀花10g 板藍根10g 淡竹葉10g 牛蒡子10g
蘆根30g 菊花10g 知母10g 連翹10g
2.濕性體質
表現:
身體沉重、腹脹、容易生痰、舌頭胖大、有齒痕、苔厚膩。
推薦方劑:
炒白朮10g 炒薏米15g 白茅根15g 炙甘草10g
陳皮10g 藿香10g 黨參10g 山藥15g
茯苓10g
3.虛性體質、寒性體質
表現:
怕凍、易疲勞、容易腹瀉、痛經、月經有血塊、面色萎黃或蒼白、容易氣短、汗出。
推薦方劑:
紫蘇葉10g 枸杞子10g 炒白朮10g 當歸15g
薄荷3g 黃芪15g 防風10g 紅棗4枚
煎煮方法:
將藥材放入鍋中,加入8-10碗冷水,先用大火煲滾。改用中細火保持微沸狀態,約40分鐘成3-4碗份量,關火。
服用方法:
將3-4碗份量的藥液倒入容器,代茶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