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頸椎病?

頸椎病,是一類發生在頸椎及其周圍組織的退行性疾病。 所謂“退行性疾病”,是指組織或器官的功能或結構逐步惡化的疾病,其發生發展受到人體老化、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 換句話說,頸椎在老化或過度磨損后,可導致頸椎間盤脫出、骨質增生、韌帶肥厚,進而壓迫局部神經、血管甚至脊髓,出現頸背痛,上肢麻木,頭暈,噁心,行走困難等綜合癥狀。

頸椎病的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 老年人及辦公室人員、會計、駕駛員職業人群高發

根據梅奧診所的統計顯示,超過85%的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受到頸椎病的煩擾; 而近年關於頸椎病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辦公室人員、會計、駕駛員職業人群的頸椎病發病率明顯高於其他職業,其中,一項歷時1年的臨床報導顯示,辦公室人員頸椎病的發病率可達49%。 因此,老年人群體和頸椎病高發職業人群應特別注意頸椎的健康。

  • 發病隱匿,病程較長

大部分患者在出現頸椎關節紊亂的初期並無明顯癥狀,僅僅是感覺到頸部易疲勞,耐力較過去降低; 或在常規體檢時意外發現頸椎生理曲度變化。

上述情況出現時,已經需要引起足夠重視,因為關節盤的損傷是不可逆的過程,一旦病情加重,關節嚴重失穩,形成周圍組織的壓迫,其治療成本的增加是難以估計的。

  • 癥狀複雜

頸部含有豐富的血管及神經,當頸椎病造成不同的組織受到壓迫,可產生不同的癥狀:

(1)頸型頸椎病:患者以頸部酸、痛、脹及不適感為主。

頸型頸椎病的主要癥狀就是出現頸部的不適,頸部發脹、發酸、發痛,總感覺頸部托不住他的頭,總覺得頭比較重,脖子沒勁。

(2)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頸椎神經支配的區域有較典型的麻木、疼痛等癥狀。

神經根型頸椎病,這是臨床最常見的,它的主要癥狀是出現上肢的癥狀,也就是說,神經根受壓了,那麼神經根所支配的區域出現感覺上的障礙、運動上的障礙,也出現疼、脹、手指頭髮麻,有時上肢像觸電那種感覺。

(3)脊髓型頸椎病:患者以脊髓受壓而引起的四肢運動和感覺障礙為主。

脊髓型頸椎病是比較嚴重的一型,也是預後不好,對身體危害最大的一種。 它的主要癥狀是出現下肢或上肢的癥狀,上肢出現肌肉的萎縮、沒有力量、拿著東西突然就掉了,拿不住,感覺上肢沒勁,但多數病人出現的是下肢的癥狀,突然感覺走路踩不實,如同踩棉花的感覺,有時腿發沉,腳總抬不起來,感覺腿就好像灌了鉛一樣似的。

(4)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以椎動脈供血不全及椎動脈周圍交感神經受刺激為主。

椎動脈型頸椎病是因為椎動脈受壓、刺激造成的腦供血方面的問題,它的癥狀主要以眩暈為主,頭暈,有時有頭痛,頭暈厲害的,還可以出現噁心,另外視力方面,有時有的病人也出現視物不清,有時看東西總有雙影。

(5)交感型頸椎病:患者以交感神經興奮或交感神經抑制引起的癥狀為主。

交感型的頸椎病,若表現在頭部,可以出現頭痛、偏頭痛、長期的偏頭痛、頑固的偏頭痛,其它治療方法都沒有效果; 另外表現在心血管方面,它心電圖可能是正常的,但是病人總是感覺到心慌、氣短,還有的病人可引起頸型高血壓,由於交感神經的興奮,血壓突然升高了; 有的病人還出現交感神經抑制,它的表現正好和剛才說的癥狀相反,可能突然心動過緩,血壓下降,另外還可以出現一些眼部的癥狀,比如眼部發幹,視東西不清楚等,我們都歸到交感型頸椎病範圍之內。

(6)食道壓迫型頸椎病:患者以食道吞咽困難為主要癥狀。

食道型頸椎病主要表現在在它的吞咽困難,我們吃東西的時候,食物經過咽部總感覺不適,很困難往下咽,開始時表現在硬質的食物,以後發展嚴重了,對軟質的食物或流質食物都有這種感覺。

(7)混合型頸椎病:患者具有前述兩種以上的癥狀。

混合型頸椎病也就是說在前六型的基礎上,它的癥狀超過兩型,比如說它有神經根型癥狀,又有椎動脈型的癥狀,兩型以上,我們把它歸為叫混合型頸椎病,這個在臨床上也是最多見的。

根據對自身癥狀的認知,人們可判斷自己是否已經患有頸椎病以及患病的類型,但明確診斷還需前往醫院,結合頸部影像學(X-RAY、CT SCAN)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