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成藥使用原則

抗疫中成藥使用原則

防疫的關鍵時期,教會大家使用中成藥對抗病毒。現將防疫中成藥使用指征介紹給大家,供參考:

  • 銀翹散:咽痛初期
  • 連花清瘟顆粒:咽痛合併咳嗽初期
  • 葛根湯:頭痛、怕冷初期
  • 頭痛合併胃口差:葛根湯+小柴胡湯
  • 腹瀉合併胃口差:藿香正氣水或丸劑

 

糾正失調的體質狀態是抗疫的關鍵,某種程度上,中醫理論所倡導的達到平衡的體質狀態就是現代醫學所說的提高免疫功能。

  • 長期咽痛咽乾:知柏地黃丸
  • 長期疲勞怕冷(青壯年):補中益氣丸
  • 長期疲勞怕冷(老年人):金匱腎氣丸
  • 貧血患者:歸脾湯
  • 長期胃口差:理中丸
  • 長期腹瀉:參苓白朮散

 

另外,為大家引入由衛健委推出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中的中醫診療部分(節選),以供參考。

1.醫學觀察期

臨床表現 1:乏力伴胃腸不適

推薦中成藥:藿香正氣膠囊(丸、水、 口服液)

臨床表現 2:乏力伴發熱

推薦中成藥:金花清感顆粒(內地)、連花清瘟膠囊(內地)、疏風解毒膠囊(內地)

2.臨床治療期(確診病例)

2.1 清肺排毒湯

適用範圍:結合多地醫生臨床觀察,適用于輕型、普通型、 重型患者,在危重型患者救治中可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合理使用。

基礎方劑:麻黃 9g、炙甘草 6g、杏仁 9g、生石膏 15~ 30g(先煎)、桂枝 9g、澤瀉 9g、豬苓 9g、白術 9g、茯苓 15g、柴胡 16g、 黃芩 6g、姜半夏 9g、生薑 9g、紫菀 9g、冬花 9g、射干 9g、細 辛 6g、 山藥 12g、枳實 6g、陳皮 6g、藿香 9g。

服法:傳統中藥飲片,水煎服。每天一付,早晚各一次(飯後四十分鐘),溫服,三付一個療程。

如有條件,每次服完藥可加服大米湯半碗,舌幹津液虧虛者可多服至一碗。(注:如患者不發熱則生石膏的用量要小,發熱或壯熱可加大生石膏用量)。若症狀好轉而未痊癒則服用第二個療程,若患者有特殊情況或其他基礎病,第二療程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修改處方,症狀消失則停藥。

處方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於推薦在中西醫結合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中使 用“清肺排毒湯”的通知》 (國中醫藥辦醫政函〔2020〕22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