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損傷首選針灸治療

本文作者為朱冬梅博士

在香港,每週的規律運動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青睞。行山、單車、瑜伽、游泳、球類運動等導致的軟組織損傷也越來越多見。對於嚴重損傷如骨折、關節脫位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對於中輕度的軟組織損傷,如局部的紅腫、疼痛、發熱,急性期(24小時)一般採用冷敷,休息,緩解期宜採用中醫治療如針灸、火罐、中藥外敷等方法可以迅速減輕局部紅腫疼痛的症狀。

現介紹以下六種運動損傷,推薦首選針灸治療:

急性軟組織扭傷

通常是指肢體關節或軀體軟組織的急性損傷,如肌肉、肌腱、韌帶等扭傷,而無骨折、脫臼、皮膚破損等,表現為局部的紅腫、疼痛、發熱等症狀,影響正常行走和日常生活。通常以踝關節及腕關節扭傷最為常見。

肩關節軟組織損傷

本病主要由於長期過度活動、姿勢不良、或者隨著年齡增長出現的軟組織退行性病變,肩關節對外力的承受能力減弱導致的局部炎症反應。常見的運動如兵乓球、舉鐵訓練、羽毛球運動等最容易引起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通常表現為受損肌肉及肌腱的疼痛和肩關節活動受限。

網球肘/高爾夫球肘

網球肘又稱肱骨外上髁炎,是所有球拍類運動常見的損傷,並不是指網球運動所特有。疼痛主要局限在肘關節外側,有時向前臂放射,擰毛巾時疼痛加重,會出現握東西無力症狀,局部有明顯壓痛。高爾夫球肘是肘關節內側疼痛,也稱肱骨內上髁炎。大部分與過度使用手握力或重複屈腕動作有關。

腰肌勞損

本病時臨床最常見的運動損傷,分為急性和慢性。主要表現為局部腰痛,活動受限明顯。急性腰痛通常由運動損傷所致,慢性勞損通常由長時間不良姿勢引起。

腱鞘囊腫

腱鞘囊腫是發生在關節或腱鞘上的腫塊,內有無色透明液體,囊壁較厚為緻密的結締組織,通常是由於關節囊、韌帶、腱鞘中的結締組織退變所致。手腕背側最容易發生腱鞘囊腫,通常表現為局部輕度的疼痛和麻木,有時影響活動。

足跟痛

最常見的足跟痛是由於足底筋膜炎導致,其次是跟腱炎,是由於附著於足跟底部、根骨上的蹠筋膜出現勞損的反應,通常是由於活動量過大或者慢性勞損導致。表現為局部疼痛,行走受限,有明確的壓痛點。患者通常早上起床下地腳不敢著地,活動一段時間後緩解。

以上常見的運動損傷性疾病首選針刺療法,可以迅速減輕疼痛,消除腫脹,同時配和拔罐、艾灸療法能夠快速去除淤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以促進軟組織的修復。針刺治療後採用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消腫的中藥外敷,持續的發揮治療作用,對快速解除疼痛及修復受損軟組織損傷有著不可替代的神奇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