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治療腰痛的主要穴位選取

針刺治療腰痛的主要穴位選取在中醫各家學派中有所不同,但總體上以足太陽膀胱經和督脈為主要經絡,結合局部和遠端穴位進行治療。

  1. 主要穴位

足太陽膀胱經:如昆侖、飛揚、後溪、委中、承山等穴位,這些穴位位於腰部及下肢,能夠調節膀胱經的氣血,緩解腰部疼痛。

督脈:如命門、腰俞、志室等穴位,這些穴位能夠調和督脈氣血,緩解腰脊強痛。

局部取穴:如阿是穴(壓痛點)、腰陽關、大腸俞等,這些穴位直接作用於疼痛部位,具有較好的鎮痛效果。

 

  1. 各家學派的穴位選擇

– 傳統中醫理論:強調辨證論治,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選擇穴位。例如:

– 寒濕腰痛:選用命門、腰陽關、大腸俞等穴位。

– 瘀血腰痛:選用膈俞、委中等穴位。

– 腎虛腰痛:選用腎俞、命門、志室等穴位。

– 現代針灸研究:結合現代醫學理論,強調核心肌群的針刺治療。例如:

– 針刺核心肌群(如多裂肌、腹橫肌)聯合康復訓練,顯著改善慢性非特異性腰痛患者的症狀。

 

  1. 遠端取穴的應用

– 遠端取穴如養老、中渚等,通過神經反射作用緩解腰痛。這種方法在急性腰扭傷和慢性腰痛治療中均有應用。

 

  1. 輔助治療方法

– 電針療法:通過電針刺激腎俞、大腸俞、委中等穴位,增強鎮痛效果。

– 艾灸療法:結合艾灸治療,如命門、腎俞等穴位,能夠溫陽散寒,緩解寒濕型腰痛。

– 推拿療法:配合推拿手法,如揉、按、摩等,增強療效。

 

 5.注意事項

– 針刺治療需根據患者體質和病情選擇合適的穴位和針法,避免損傷神經。

– 治療過程中需注意保暖,避免久坐久站,保持正確的姿勢。

Picture of 朱冬梅博士

朱冬梅博士

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中醫臨床助理教授及碩士生導師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
中國針灸學會針法灸法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針灸學會理事
廣州中醫藥大學特聘副教授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學士, 碩士, 博士
朱博士從事中醫臨床工作二十餘年,發表專業學術論文二十餘篇,
曾主持廣東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一項,《中醫特色療法活用全典》副主編

(中環中醫診所)